發布者:上海莘利代理記帳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02-25
企業稅務籌劃是每個企業必須制定的財務政策,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日趨完善,合理地利用稅收優惠政策,減輕企業運營負擔是企業不得不去考慮的事。那么,如何節約企業成本呢,下面就和莘利一起來看一下。
1、利用企業清算進行稅務籌劃
些企業由于經營不善或其它原因,必須通過終結清算來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企業在辦理注銷登記前,應當就其清算所得向稅務機關申報并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清算所得是指企業清算的全部資產或者財產扣除清算費用、損失、負債、企業未分配利潤、公益金和公積金后的余額,超過實繳資本的部分。在資本公積金中,除企業法定財產重估增值和接受捐贈的財產價值外,其它項目可從清算所得中扣除。
對于重估增值和接受捐贈,發生時計入資本公積,清算時并入清算所得予以課稅,這相當于增值部分可以延期納稅。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企業可以創造條件進行資產評估,以評估增值后的財產價值作為折舊計提基礎。這樣可以較原來多提折舊,抵減更多的所得稅,從而減輕稅負。
2、堅持成本效益原則
企業在實施某一項籌劃方案時,必須遵循成本效益原則,才能保證稅收籌劃目標的實現。任何一項籌劃方案的實施,納稅人在獲取部分稅收利益的同時,必然會為實施該方案付出稅收籌劃成本,只有在充分考慮籌劃方案中的隱含成本的條件下,且當稅收籌劃成本小于所得的收益時,該項稅收籌劃方案才是合理的和可行的。
3、搞好企業與稅收管理者的關系
同稅收管理者搞好關系對于納稅人有特別的意義,這種意義在于稅收管理者在執法中有“自由裁量權”即在稅法規定尚無力顧及的地方、在稅法規定偏于原則性的領域、在稅法規定有一定彈性幅度的區間和在特定的場合下稅收管理者有其特定的管理威嚴,企業謀求這種威嚴為我所用。
此外,稅收管理者每每在制定一些具體的稅收管理制度、辦法、措施時,進行廣泛的調查研究,征求多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特別向有影響力的企業“討教”。適時提出對稅收管理者有建設性的建議會增強征納雙方的好感,從而使企業在競爭中獲得優勢。
或者主動出擊,由于企業是在當地具有影響力的組織,具有一定的經濟功能和社會職能,企業的興衰對當地產生一定影響,特別是高科技產業和關系國計民生的企業(如電力企業,通信企業、交通企業、生物制藥企),利用自己的優勢培訓當地政府官員,使其游說政府制定有利于企業的政策。這樣可以贏得當地政府的好感,又可使自己的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同時很快的打開市場。
4、利用存貨計價方法開展稅務籌劃
存貨是確定構成主營業務成本核算的重要內容,對于產品成本、企業利潤及所得稅都有較大的影響。企業所得稅法允許企業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者個別計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但不允許采用后進先出法。
5、利用收入確認時間的選擇開展稅務籌劃
企業在銷售方式上的選擇不同對企業資金的流入和企業收益的實現有著不同的影響,不同的銷售方式在稅法上確認收入的時間也是不同的。通過銷售方式的選擇,控制收入確認的時間,合理歸屬所得年度,可在經營活動中獲得延緩納稅的稅收效益。
6、利用費用扣除標準的選擇開展稅務籌劃
費用列支是應納稅所得額的遞減因素。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應盡可能地列支當期費用,減少應繳納的所得稅,合法遞延納稅時間來獲得稅收利益。